人工智能是引領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各國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舉措,力促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與傳統經濟融合,助推人工智能產業加速發展。[詳細]
人民日報
2020-12-16
12月15日,在“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視頻致辭中透露,截至目前,我國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累計已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詳細]
人民網
2020-12-16
12月9-11日,世界慕課大會在清華大學召開。會議以“學習革命與高等教育變革”為主題,是自慕課興起以來首次以慕課為主題舉辦的全球性會議[詳細]
教育部
2020-12-11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得到廣泛應用,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App超范圍收集、強制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普遍存在,用戶拒絕同意就無法安裝使用。[詳細]
網信辦
2020-12-05
為加快推進移動物聯網應用發展,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工信廳通信〔2020〕25號)有關要求,現組織開展移動物聯網應用優秀案例征集活動。[詳細]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20-12-05
為切實保障優質線上教育資源供給,推動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健康有序發展,營造未成年人良好網絡學習環境,現就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范管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詳細]
網信辦
2020-12-05
中央網信辦、教育部近日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規范管理的通知》,旨在規范面向中小學生的網課平臺內容亂象,探索建立網課平臺長效治理機制。
[詳細]
新華網
2020-12-04
臨近“十三五”收官,12月3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等相關情況。[詳細]
中國網
2020-12-04
為配合教育部科技司開展2020年全國教育信息化發展狀況調研工作,全方位展現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聯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共同開展高校信息化發展監測的研究,并啟動《2020年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的編寫工作。
[詳細]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
2020-12-03
“十三五”以來,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哪些成效?12月1日,教育部舉行首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一級巡視員高潤生在發布會上介紹了教育信息化建設情況。[詳細]
教育部新聞辦
2020-12-02
11月1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有關情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教育部正在深化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概括起來共有六個方面的措施。[詳細]
中國教育在線
2020-11-11
11月11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有關情況。[詳細]
中國教育在線
2020-11-11
全國共有132萬學生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較之去年增幅35%;參加“紅旅”電商直播帶貨活動的學生達60萬人次,銷售金額超過4.3億元。[詳細]
中國教育在線
2020-11-11
經抽樣調查統計,前五屆大賽參賽項目累計落地創辦企業超過7萬個,創造就業崗位超過60萬個,間接帶動就業超過400萬人。[詳細]
教育部
2020-11-11
目前,共有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1158所國外院校報名參賽,報名項目3291個、報名學生8981人,均已超過上一屆大賽。[詳細]
中國教育在線
2020-11-11
本屆大賽共有來自國內外117個國家和地區,4186所學校的147萬個項目,631萬人報名參賽,這是一場真正的百國千校的國際大賽。[詳細]
教育部
2020-11-11
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賽總決賽將于11月17日在華南理工大學開幕,大賽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積極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在應對變局中育新機、開新局。[詳細]
中國教育在線
2020-11-11
11月11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及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有關情況。[詳細]
中國教育在線
2020-11-11
自2015年舉辦以來,互聯網+大賽已成功舉辦五屆。六屆大賽累計375萬個團隊的1577萬名大學生參賽,培養了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詳細]
教育部
2020-11-11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校園網中逐漸普及,智慧校園的建設成為高校信息化進程中重要的一環。隨著業務系統不斷疊加,接入方式與接入終端不斷增加,網絡流量越來越大, 網絡升級擴展變得越發困難。高校中傳統的“核心--匯聚--接入”三層網絡結構,已難以...[詳細]
中國教育網絡
2020-11-10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扎實推進《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大力實施“網絡學習空間覆蓋行動”,積極發展“互聯網+教育”,根據《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安全工作要點》的部署,教育部決定繼續開展網絡學習...[詳細]
教育部
2020-11-09
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于遴選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的部署,去年以來,我司會同高教司開展了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申報推薦和專家遴選等程序,擬認定99門課程為2020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高職)(名單見附件),現予以公示,公示...[詳細]
教育部
2020-11-03
在新時代首次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工作提出了“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總要求。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內生動力,具有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發展,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構的重要作用。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須深入學習習近平教育...[詳細]
中國教育新聞網
2020-10-27
第55屆“高博會”將于11月8日至10日在歷史文化名城長沙舉辦,這是第3次在長沙舉辦“高博會”。[詳細]
云上高博會
2020-10-2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級巡視員宋毅提到,2019年我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4002萬,毛入學率達51.6%,已邁入普及化階段。[詳細]
云上高博會
2020-10-23
10月23日,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20)(簡稱“高博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順利舉行。[詳細]
云上高博會
2020-10-23
10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三審稿進行分組審議。杜玉波委員認為,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促進線上教育規范有序發展,既要加強優質線上資源供給,還要對其進行嚴格規范和監管,有必要增加規范在線教育網課平臺監管條款。
[詳細]
法治日報
2020-10-15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迎來蓬勃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已成大趨勢。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在線教育的提質升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學習將成為教育的新常態,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有望駛入快車道。
[詳細]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0-10-15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 高亢)“十三五”以來,我國大力發展以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創新,并著力推動基礎網絡設施建設。截至目前,全國已建設開通5G基站超50萬個,5G網絡加速成型。[詳細]
新華社
2020-10-11
9月29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京發布第4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綜合反映2020年上半年我國互聯網發展狀況。[詳細]
中國科學報
2020-10-07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布了《北京市大數據標準體系》,提出了建議制修訂標準共計35項,將分五年三個階段推動標準制修訂工作,以強化北京市大數據標準化建設。[詳細]
中國科學報
2020-10-07
隨著福建省高校學生陸續返校,為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教學的平穩有序運行,各大高校在鞏固疫情期間在線教學實踐成果的基礎上,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詳細]
福建教育廳
2020-10-04